烏云朱跡又名倒掛仙人,是英山八景之一。
烏云朱跡位于縣城北三華里處。烏云即指鳥云山,朱跡是烏云山一巖壁上的一種獨特奇觀。整個巖壁栩栩如生一倒懸婦人懷抱嬰兒投巖狀。巖壁右下角有不知哪朝哪代一位名叫梅圃的詩人鐫刻的一首詩,詩云:壁間仙影倒懸奇,手抱嬰兒幾度悲。云鬃摧殘?zhí)硪凹忌褎兟湟品饽唷Q邽R石千年恨,性烈驚猿五夜啼。試問兩人當(dāng)日事,拼生巖下為阿誰?詩字為朱色,紀(jì)年歷久,外觀不易辨認,但以濕巾抹之,朱字卻清晰歷歷,世皆稱奇,謂烏云朱跡。亦謂倒掛仙人。
婦人懷抱嬰兒投巖影相于壁上,系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化神奇。但當(dāng)?shù)剜l(xiāng)民卻說這記載了一個慘烈的故事。昔有一婦人懷抱嬰兒從娘家回,路經(jīng)此地,偶遇強盜,遂奮力逃跑。逃到這巖上,前有絕壁,后有強寇,因不愿被強盜所擄,遭受凌辱,遂跳巖自盡,血濺石壁,而留此仙景。后有梅圃過此,題詩鐫于壁上,才永留下這朱跡供后人遐想。
圖片攝影:張新安
這樣的民間故事歷朝歷代都有,但能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鐫刻在石壁上任后人留連忘返,撫思萬干,卻是少有,也可能是絕無僅有。這就難怪它被大別山英山縣的歷代人民列為英山的八景之一了。
烏云山的地理環(huán)境十分獨特,亦十分奇秀:一山矗立,眾小山環(huán)繞。成眾星捧月狀;再遠處又是四圍青山作屏障,形成獨特的山區(qū)奇景。鳥云山頂上是遠近聞名的鳥云山寺。寺里禪聲清悠,香煙裊裊,身臨其境如在仙境。該寺始建于盛唐。相傳有高僧白鶴仙人云游至此,在山頂上歇息。他縱目馳騁,環(huán)視四方,不禁心旌搖蕩,拍峭石而叫絕,對著奇美山川他狂嘯曰:此生修此福地足矣!遂八方化緣,筑寺于烏云山。不久即聲名遠播,香客不斷,十分火旺。人稱彌勒堂。山頂處一巨石中裂,樹生甘裳,非人力所植樹。樹下平出一石,可坐五六人,刻有棋盤,傳說是昔時三仙下棋處。人坐其上,清風(fēng)徐來,被襟當(dāng)之,不覺心曠神怡,寵辱皆忘。
現(xiàn)今,英山縣委、縣政府決定將這塊奇美神秀的地方建成大別山區(qū)第一個茶葉公園,充分利用烏云山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古為今用,景為經(jīng)(濟)用,溶旅游觀光與生態(tài)效益為一體,現(xiàn)實與歷史交融,精神文明與物質(zhì)文明共建,把茶文章做得更活,更深遠,讓茶文化在英山縣發(fā)揚光大,勃勃繁榮,讓英山這個全國聞名的茶鄉(xiāng)在烏云山這塊神奇的地方凸顯出茶景相映的獨特魅力。
圖片攝影:天影航拍
烏云山茶葉公園除了著名的英山八景之一的“烏云朱跡”外,還有許多可供游人觀賞的佳景勝地。自烏云山山頂而下,一 路可觀“仙人池”“碧王湘”“月牙湖”,飲“仙人池”中水,清甜心爽,除人心火浮躁,添寧靜覺悟。觀“碧玉湖”,水映群山,綠波蕩漾。乘橡皮船,游“月牙湖”,家人共樂,友朋歡歌:情侶生私語,生活常新。蹲約魚臺,釣春夏秋冬;步曲徑斜途,通千古之幽。有情,有樂,有詩,有歌,有仙山勝景,有茶鄉(xiāng)上茗,怎不詩興大發(fā),快哉此生。
“月牙湖”背靠的兩座小山頂上,是兩座相互遙望的小亭閣,曰“望仙亭”“品茗亭”。亭上亭下,依山傍水.梯次而上的是烏云山的茶園。霧繞峰戀,云伏眾山,一群群村姑俏姐星綴其間;艷陽高照,笑語溶溶,世上最美的畫卷也就在此茶山上了。
“品茗亭”不遠就是茶葉公園的“心臟”——烏云山名茶制作中心。在名茶制作場里,觀制茶能手精心制作名優(yōu)茶,眼花繚亂,嘆為觀止。喝杯杯香茶,想茶農(nóng)勞作,一切的美不是勞動創(chuàng)造的嗎?品著烏云上茗,或佳朋群集,或情侶親呢,飲茶助興,縱談國事、家事、天下事;神侃縣情、鄉(xiāng)情、男女情,有千古傳說作談資,有烏云仙山作背景,人生莫過于此矣。
四方的朋友,八方的游客,何不到此一游呢?
(作者:游江天)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