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春陽高照、氣溫似夏。英山縣雷家店鎮(zhèn)杜家畈村二組農民胡太平與他妻子一道在門前的稻場上,坐著剝桐籽。他說,順利的話,一個人一天能剝桐籽30多公斤,創(chuàng)收100多元。
胡太平的孩子,早在正月初就外出務工出去了,只留下夫妻二人,被人們戲稱為山村“留守人”。胡太平繼續(xù)介紹說,這些桐子是去年秋季夫妻二人從山上采摘回來的,堆放在屋后溝加上適量的水浸漚一冬,現在正好是農閑,掏出來剝桐籽,曬干后就有商畈前來收購,4塊多錢一公斤。
當天,杜家畈村三組“留守人”胡長安夫婦二人也在忙著剝桐籽,不過他們二人將剝好的桐籽在曬筐上晾曬。
桐子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是英山的主要經濟作物之一,隨著打工潮的興起,桐子被很多人淡忘了。近年來,在相關政策和市場的推動下,桐子成了脫貧攻堅和鞏固脫貧成果的又一匹“黑馬”。據悉,目前雷家店鎮(zhèn)有300多個“留守人”正在剝桐籽增收。
(通訊員:王利洪 佘大山 編輯:藍洋 審核:王進 終審: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