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記得若是臘月立春,我的父母在立春的前幾天就把糍粑打好、掛面做好、豆腐磨好、年豬宰好。
立春的當天,父母起得特別早,首先各抱一捆柴到灶門口,然后把屋前屋后、屋里屋外打掃得干干凈凈。父親將水缸挑滿、水桶、面缽、豆腐桶凡是能裝水的容器都裝滿。母親說,立春前的水留著用來浸糍粑、浸豆腐不變味。父親幽默地說,有文化的人寫字,迎春接福,我是個文盲,用實際行動來證明也在迎春接福。
“起來!起來!一年之計在于春。”我朦朦朧朧地聽到父親大聲地催促哥哥、姐姐起來早戰(zhàn)。
“換工插禾”的布谷鳥聲,灑滿廣袤田野;我聽懂了幾種鳥語:一種鳥深情款款地叫著“二姐兒睡”,另一種鳥柔聲細語地叫著“我丫欠細茶喝”,還有一種綠色羽毛的小鳥風雨無阻,在深山、在茶園凄涼地喊著“楊貴祿”。
傳說有位楊貴祿的茶商去六安州做茶生意,賺得盆滿缽滿,在回家的路上被人謀財害命。他的妻子綠鶯得知噩耗,口吐鮮血,一命歸西化作小鳥尋找她的丈夫。綠鶯啼徹五更天,為覓夫君年復年。口口聲聲楊貴祿,癡心欲望再生緣。
春風一到便繁華,陌上田園處處花,別有一番情趣。鳥叫蟲鳴,漫山遍野的蘭草花暗送幽香、樅樹林的映山紅如深閨少女,含羞帶怯;田間麥浪翻滾浮詩意、油菜花開引蝶來;地邊火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嬌艷的海棠花……都開得笑盈盈的,萬紫千紅飄蕩著濃郁的花香,吸引著無數(shù)的飛蜂舞蝶,讓人流連忘返,陶醉在這如詩如畫的景色之中。
春天,萬物有靈。父親說,三月三教牛犁田,牛聰明學得快。
我家的一頭小黃牛還沒有插鼻串,只用繩子在它頭上打著個籠頭。三月三這天早晨,在三面環(huán)山中間一塊沙灘上,哥哥在前面抓著牛籠頭引導,父親在后面扶著犁一邊趕牛往前走,一邊不停地喊著,“走溝兒的……”到轉(zhuǎn)彎處又拖長聲調(diào),“哇啊……”右手提著犁,左手捏著牛繩擺擺提示它,又說,“撇……”(意思是轉(zhuǎn)彎)。
我在江南打工歷經(jīng)十幾個春天,難忘家鄉(xiāng)的“耕人扶耒語林丘,花外時時落一鷗”的春景啊!
(作者:鄔思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