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甌翻雪不須疑,到齒馀香亦解肥。
鼻觀舌根留不得,夜深還與夢魂飛。
這是宋代釋寶曇吟茶的詩句,想必也是一位日品香茗七八盞,三更燈火著文章的文藝青年了,在品讀他的詩句中,仿佛一股茶香味淡淡飄散開來。
我特別喜愛家鄉(xiāng)的綠茶,尤其是特別喜愛母親自己手工制作的綠茶,每每嗅到那上面母親的味道,那種幸福,不是三言兩語可形容的,那種幸福簡直叫醉了!
我家位于大別山區(qū)英山縣,那兒山高林密,空氣清新,得天獨厚的自然環(huán)境,自然適合茶葉的生長,自古以來就有種飲茶葉的傳統(tǒng),鄉(xiāng)親們在自家的房前屋后,免不了栽上幾處茶樹,一來點綴一下風景,二來以備作客人來訪之需。我家在鄉(xiāng)下是沒有田地的,父母每每看到茶葉采摘季節(jié)那熱鬧的場面,時而心動,熱心的鄰居便把老家宅基地旁邊的幾分茶地讓出來,父母自己試著種了些茶葉,剛開始種的那幾年,因為并沒有多少種茶經(jīng)驗,種的茶無論品質(zhì)還是產(chǎn)量,都不是很好,但父母還是樂此不彼,看到他們有時忙碌的樣子,總不免數(shù)落一下他們,實在是內(nèi)心里不想讓父母勞累,但他們也總是呵呵一笑,這一笑,笑得我心痛……
母親沒有什么文化,但特別愛向別人討教學習種茶技術(shù),什么季節(jié)下肥,什么季節(jié)修剪等等一套種植技術(shù),一去三五年的功夫,也終于學到手了,種茶技術(shù)也慢慢提高了,茶園也管理得有模有樣。
父親是軍人出身,做事總講究干脆利索,管理茶園也是如此,經(jīng)他手整理出來的茶園,橫平堅直就象豆腐塊一樣,垸里人常常笑著對父親說,種個茶葉,搞得那么好看做么事,父親聽后也總是一笑了之,來往路過茶園的鄉(xiāng)鄰,看到父親種植的茶葉總是綠油油的青翠欲滴,也都嘖嘖贊口不已。
每年到了春季茶葉開始萌芽的時候,父母幾乎每天都要去茶園察看一下茶葉的長始,這邊地壟里撥拉撥拉,那邊溝埂上瞧瞧,誰家茶葉什么時候吐芽,誰家茶葉什么時候可以開采,他都估計得八九不離十,他在茶園里轉(zhuǎn)悠的時候,總是惹得垸里人要笑鬧好幾天。
清明過后,開始采收茶葉了,鄉(xiāng)親們便在田野上忙碌了起來,姑娘、小媳婦們自然成了主角,小茶簍斜背在肩上,系上花花綠綠的圍裙,或撐上一把小花傘,田間地頭,時不時傳來一陣陣打趣的笑聲,偶爾配上孩童們打鬧嘻戲,煞是好看得很。
采茶也是一種功夫活,是急不得嘀。鄉(xiāng)親們講究的是眼到手到,看到那兒的茶可以采摘了,就要過去按順序采摘,先用大拇指和食指將茶葉梗輕輕掐住,在一芽一葉處掐斷,中指迅速將掐斷的茶葉按在掌心處,待到掌心茶葉握不住了,再放在茶簍里。一些特別會摘的采摘能手,雙手是閑不住的,采摘的茶葉又快又好,數(shù)量也總比別人多出一簍半筐的。
采茶基本都是當天下午結(jié)束,收好的茶葉等不到拿回家,早早等候在田邊的收購商便大聲吆喝著,這個時候,計價論價的爭吵聲便此起彼伏,收購商都是本鄉(xiāng)本地的,一般他們都在自己的村子里收購加工,這也是他們自行約定的規(guī)矩,很少有人壞了這個規(guī)矩。茶葉按質(zhì)論價后,茶商一般都會湊上整數(shù)結(jié)帳付款,有經(jīng)驗的收購商零頭總是會留作第二天再付,以便第二天能夠多收些茶,每到這個時候,姑娘小媳婦的嘴便不饒人了,東一句西一句的貧嘴話,逗得大家笑個不停。
收好的茶葉,我們這兒叫茶草,是不能馬上加工制作的。先將茶草攤在草席或?qū)iT涼曬茶草的器具上,細心分類分揀,剔去雜質(zhì)和過長的葉梗,這便于第二天上市交易,先用風扇吹上兩三個小時,待熱氣和水分散發(fā)到合適的時候即可開始制作新茶了。
母親制作新茶有一套自己的制作方法,垸里人也經(jīng)常過來討教,母親也總是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們。待柴火將灶膛燒熱后,先盛上半碗清水,在鐵鍋里反復(fù)來回攪動,讓鐵鍋接近溫度一致,將一口碗反扣在鍋底,慢慢將茶草倒入鍋中,灶膛里用余火繼續(xù)升溫,這個時候,母親自然是不會讓我添亂的。待茶草在余溫的作用下緩緩散發(fā)出清香時,母親便不斷地上下抖動茶草,讓花草整體受熱均勻,待火候差不多時,開始用力揉茶、搓茶,壓茶,以便讓茶快速成型,這個時候,總能看到母親臉上流淌出的汗水,伴著她那開心的微笑。
茶葉加工成型后,撈出來放在陰涼處散開,這個過程需持續(xù)幾個小時,母親是會將一些揉制不美觀的或顏色不一致的細細挑出來,然后用早已準備好的錫紙袋,三兩半斤地一一裝好,左右鄰居家送上一些,大家并不缺少茶葉,母親送上的是情誼,回來時總會捎帶一些別人家的新茶。
垸里在外務(wù)工經(jīng)商的人逢年過節(jié)回鄉(xiāng),經(jīng)常來家座座,這個時候,母親總會熱心的招待客人,把留存在冰柜里的好茶拿出來沏上一杯,同他們一道開心地聊起家常,看到客人們贊不絕口地夸獎母親制作的香茶時,這個時候母親是最開心不過的了。
前日回家,看到父親正和遠在黑龍江、西藏那邊的戰(zhàn)友通話,怪父親還沒有把今年的新茶郵寄過去,說喝了這么多年的茶,總是覺得英山的綠茶好喝,有品味,喝上隱了,到了一天不飲一杯覺得好象少了點什么的地步。
是啊,家鄉(xiāng)的茶,清香可口,回味悠長,那上面濃濃的的故鄉(xiāng)味道,每品嘗一口,總能讓人想起憶起,茶香飄遠方,一杯家鄉(xiāng)的茶,總能帶去親朋戚友的思念,總能捎帶去天南地北游子的牽掛。
作者:佘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