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下午兩點從家出發(fā),大女婿自駕車,女兒、兩外甥和我,隨著司機小胡,侄女譚維,譚姣等一行兩輛小車向英山桃花沖森林公園進發(fā)。
兩輛小車順著東河楊柳灣鎮(zhèn)白馬石寬闊水泥路向桃花沖方向進發(fā),大約以百碼的速度,途經雷店鎮(zhèn),過路灘,草盤鎮(zhèn),公路兩邊的楊柳依依,柔軟的,新綠的枝條隨風飄擺,真像似十八九歲的姑娘秀發(fā),惹人心曠神怡。
約個多小時,我們一行來到古代四大發(fā)明家之一的北宋活字印刷術發(fā)明家畢昇故里——五桂村。過了五桂村,老遠就看到我上世紀高中畢業(yè)后,81年至82年曾經參加修建過的紅花水庫戰(zhàn)場。當年正時青澀時光,十七八歲,在此地戰(zhàn)斗近一年的時間。今日的到來,也算是故地重游啦!而今五十七歲,“四十年過去,彈指一揮間!”我連忙拿出手機,咔嚓咔嚓,拍下“紅花水庫”大壩外觀的照片,約3分鐘車子轉到了“紅花水庫”大壩上,停下車,來幾張照片留下紀念。
車子繼續(xù)前行,過了大壩,順著蜿蜒曲折的公路逆行而上,車速只能二三十碼行駛,基本上是盤旋而行,路邊的河水急流湍急,流水聲音此起彼伏,像唱著山歌歡迎我們的到來,兩岸山峰陡峭絕壁,有著“兩岸青山相對出,車子前面一線天”之感覺。越往高處,剛才眼中大山高山,轉眼之間變化成身后的矮山小山,此時用上“身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詩句最合適不過啦!望著空曠的群山,又聯(lián)想起古詩中佳句“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也就更恰景了。
進入桃花沖地段,“桃花十里一片紅”是真的不假,沿路邊桃花紅得熱烈奔放,粉色妖艷迷人,非怪此地能引來八方旅游客人。層層橫河壩,我叫不出它名字來,河水碧波蕩漾,能映出青山倒影。車上的外甥壇壇七歲,看到此景,也能觸景生情讀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詩句來。車子行到上河道,河床中的鵝蛋石,大大小小,形狀大體相同,均布在河床中,似有規(guī)律地排列,是那樣的打眼給人一種鬼斧神工之覺,也算大自然給游人一種一飽眼福的恩賜吧!這些鵝卵石經過千百年的沖刷洗滌,別有一番風味,我也不知此段河床叫什么名字———機靈一動,我來給它命一個名,叫“仙鳥巢”,看大家同意不同意啦!
來了!桃花沖森林公園門樓處,下車,進行游客“疫情體檢”,通過檢查后,上車,向桃花沖滑雪場的方向前進,沿途“農家樂,賓館”林立,車子七彎八轉地爬行著,外甥風趣地說:“爸爸開車技術差,弄得坐車人左搖右擺的,我真的體會了這個詞語的意思了”,聽罷外甥的言語,我們開心地一笑,小小年紀,也能學以致用詞語。過了七八分鐘的樣子,一叉路口處豎立著旅游路線標志牌,向上方直走到紅二十八軍紀念館,右行到桃花沖滑雪場,我們先選擇右行。四五分鐘后下車,到了著名的“桃花沖避暑度假小鎮(zhèn)”,小鎮(zhèn)設施一應俱全,游樂場,購物商場,運動場,賓館,大型餐廳,七八層高樓,一幢接一幢,估計有十多幢樓,大有重慶山城之秀美,順著柏油馬路逛游近半小時,體會了桃花沖山城靈魂之妙。來的不是時候,再推遲一個月,這里肯定有大都市的繁華和熱鬧,定會是車水馬龍,游人如織,一片繁榮景象。
大女婿和司機小胡,在運動場里一展他們的籃球技藝。我們一行五人則帶著三個小孩隨著柏油路游了一圈,在游樂場地孩子玩了滑滑梯,翹翹板,并拍了照,再順著右行公路而游,兩尺多圍的松柏樹下,都是多個休閑納涼的,供游客就坐滕椅和茶桌,既可喝茶,聊天,又可打打撲克之類的來娛樂心身。我們游到一個叫“怡然亭”處,小池塘里池水碧清碧清,各色金魚在水中嬉戲,孩子看到水中有魚更高興,此處有五六個園工正在修整苗圃,我便和一位在石頭上添寫紅油漆字先生攀談起來,得知這座小鎮(zhèn)是一位地產開發(fā)商,開盤第二期樓盤,戶型是十幾平方到五十平方的多種戶型,針對武漢的客戶量身定做的,供夫妻兩人退休休閑而居。價位不高大約千而兩三百平方,隨后的三期四期樓盤正在建設之中。5至10月間,來到這里居家休息,頤養(yǎng)天年,享受英山天然氧吧、康樂、生態(tài)、環(huán)保的生活,同時,又能享受大都市的激情、熱鬧和繁華。
隨后,我們又來到“紅二十八軍紀念館”,下車給女婿一家四人拍照,走馬觀花地游了“鷂落坪”長城,英山地名歌中有一句“過了鷂落到霍山”。也就是古代的楚、吳國交界的地方。聽說是紅二十八軍軍政舊址。可惜紀念館門緊鎖著,不能目視當年英雄們的風采。但拜讀過鄧耘的《桃花沖游記》一文。文中這樣寫著,參觀了當年高敬亭軍長住過的聶家舊屋。操場東面是李先念主席親筆題寫的“向為大別山解放犧牲的革命烈士致敬”的浮雕。紀念館正中“熱血春秋”四字是徐向前元帥所題。中廳擺設紅二十八軍游擊戰(zhàn)爭仿真指揮臺。左右展覽間中,烈士的遺物、遺像、簡介歷歷在目。我為兩位紅軍戰(zhàn)士手握一槍躬身進軍的仿真身影和小紅軍手握紅櫻槍在村頭站崗放哨的仿真像而震撼!更為他們的英勇頑強而自豪!看看手表6點多了,桃花沖有名的十里桃花溪等,留作以后再來欣賞吧!時間不早,快速下山,上山不易下山易!到了白馬石侄女譚維婆家吃晚飯,回家8點左右。
小作一詩詠之
匆忙之時桃花沖,十里桃花相映紅。
走馬觀花賞美色,美哉快哉樂暢游。
連夜之作,地名未加考據不實之處,讀者見諒!
(作者:譚百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