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山鎮(zhèn)東湯河村緊緊圍繞“產業(yè)助力、興村富民”的總體思路,搭乘村集體經濟發(fā)展壯大扶持政策的東風,盤活村級羅非魚繁苗基地,走出了一條壯大村集體經濟的新路子,帶領貧困戶增收致富。
日前,記者來到了東湯河村羅非魚繁苗基地,看到基地負責人正在給魚苗投放飼料。經過詢問后得知,該基地是村“兩委”結合當地的地熱水資源,整合后扶產業(yè)資金40多萬元建成的,目前基地中150多萬尾羅非魚苗長勢喜人。
通過合作社帶動貧困戶,后扶產業(yè)基地為村集體經濟增收也帶來了實效。目前,羅非魚繁苗基地每年能為村里帶來3萬多元的集體經濟收入,還輻射帶動周邊200多名貧困戶來基地務工,為貧困戶脫貧增收開拓了路子。村民段斌說,在基地里務工,一個月能掙幾千塊錢,比起在外打工,家門口務工既能增收又方便照顧家庭。
東湯河村財經委員徐超告訴記者,每年村中的羅非魚基地產量可達3萬余斤,產值能夠達到50萬,基地給當地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優(yōu)惠,大力帶動了村民脫貧致富。 段煒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