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弘揚長征精神 賡續(xù)紅色血脈”英山縣首屆紅色講解員大賽正如火如荼進行,一批優(yōu)秀的青年男女在縣大禮堂的舞臺上講述著英山紅色故事角逐冠軍的同時,一名小小紅色講解員也在畢昇紀念園為來訪的游客講述著畢昇的故事。
“1990年的一天,英山縣草盤地鎮(zhèn)信訪干事黃尚文在路過伍桂墩村,在睡獅山的東邊田中,發(fā)現(xiàn)了刻有‘神主’‘畢昇’等字的碑墓。經過多位專家考證,宣告長期以來畢昇籍貫問題爭議就此結束,活字印刷術的發(fā)明者畢昇被確認為湖北省黃岡市英山縣人......”一名扎著馬尾辮的小小講解員,正聲音洪亮、面帶微笑、落落大方、繪聲繪色地向現(xiàn)場游客講述畢昇的故事。
這名小小講解員名叫程子欣,是英山縣草盤地鎮(zhèn)中心小學五年級的一名學生,今年12歲。程子欣表示,今年上半年,她參與了全縣紅領巾講解員的系統(tǒng)培訓學習,最近縣里又在舉辦小小紅色講解員講解大賽,她很想參加,就想著到畢昇紀念園參與講解練習,既學習了新知識,也豐富了暑期生活。
今年3月,英山縣關工委聯(lián)合團縣委、縣文旅局以英山茶文化旅游節(jié)和畢昇紀念園開園為契機,組織邀請黃岡市博物館資深講解員對當?shù)?0名中小學生開展了為期兩個月的小小紅色講解員專項培訓活動,畢昇紀念園開園當天,8位優(yōu)秀的中小學生精彩亮相。培訓課程主要以現(xiàn)場教學和網上授課相結合的方式開展,開設了普通話培訓、禮儀基礎、講解技巧、專業(yè)知識講座等多項課程內容,以寓教于樂的方式帶領小朋友們開啟一段特別的文化之旅。
據悉,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英山園區(qū)將于今年國慶期間開園,屆時,縣關工委將聯(lián)合相關單位再次開展一批小小紅色講解員培訓活動,旨在使小朋友們在展示自我的同時,拓寬歷史文化視野,提高溝通交流能力,樹立文化自信。
英山縣是革命老區(qū)。大革命時期,英山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鄧小平、劉伯承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轉戰(zhàn)于此,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從這里開始西征、紅二十七軍在這里誕生、紅二十五軍從這里北上長征,3萬余名英山兒女參軍參戰(zhàn),7400多人壯烈犧牲。近年來,英山縣關工委扎實推進“三五工程”,深入推動青少年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在全縣開展“培育百名小小紅色講解員”活動,引導青少年弘揚老區(qū)精神,傳承革命薪火,努力培養(yǎng)理想信念、愛國情懷、社會責任感、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打牢青少年成長成才的思想根基。
(通訊員:舒陳吉全 黃玲 編輯:胡共鳴 審核:段冕 終審:段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