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正是陶家河鄉(xiāng)全力推進抗災生產自救的縮影。雖然汛期結束,但強降雨帶來的災害,給群眾生產生活帶來較大影響,為早日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全力挽回災后損失,該鄉(xiāng)黨委政府一方面組織鄉(xiāng)村干部召開專題會議,以現(xiàn)場會形式,全力推進抗災生產自救。
另一方面核實災情,制訂可行的災后恢復方案,并有序推進。將全鄉(xiāng)12個村,劃分為“東、西、北、中”4個戰(zhàn)區(qū),由鄉(xiāng)黨委4名主要領導分別掛帥,在鄉(xiāng)政府辦公樓大門傍邊掛出“災后生產恢復自救作戰(zhàn)圖”,每天統(tǒng)計“搶修、搶管、搶種”進度,黨委主要領導包區(qū)、片,聯(lián)村國干包村,全面組織鄉(xiāng)村干部帶領群眾開展生產自救。
為克服干部群眾等、靠、要的思想,鄉(xiāng)村干部深入災害現(xiàn)場,認真做好宣傳思想工作,樹立不等不靠、主動作為的好典型。各村支部在生產自救上,把主要精力放在通村、通組公路及水毀河堤、攔河堰等基礎設施上。在汛期,長嶺崗村公路交通遭受較大創(chuàng)傷,近段時間動用機械設備10臺套,開足馬力,全力搶修,目前受損的15處公路石岸、5座機耕橋已全部整修完工,通村通組路也全部恢復交通。在恢復基礎設施的同時,村支部還積極組織群眾恢復水毀田地,并免費提供玉米、蘿卜等作物種籽,見縫插針,復耕補種。
到目前止,全鄉(xiāng)12個村,共修復水毀道路130處、小型橋梁15座;修復水毀河堤35處、攔河堰18道;恢復水毀農田620畝,并補種上了蘿卜等蔬菜作物;對受災的2000畝中藥材,也在積極進行培育管理,全鄉(xiāng)掀起了生產自救的熱潮。
(通訊員:徐俊 編輯:藍洋)
(作者: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