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上午,由中共縣委宣傳部、方家咀鄉(xiāng)黨委政府、縣農業(yè)農村局、縣司法局主辦,方家咀鄉(xiāng)伯仲橋村、方家咀鄉(xiāng)文化站、縣能源辦、農業(yè)農村局和司法局駐村工作隊承辦的“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道德講堂活動在伯仲橋村群眾活動中心開講了。方咀鄉(xiāng)聯(lián)村干部,農業(yè)農村局、司法局機關干部和幫扶干部,伯仲橋村村民小組長,黨員和群眾代表,評選的十星級文明戶、好媳婦、好婆婆和道德模范近100人參加了道德講堂活動。
本次活動在伯仲橋村總支書記李海正的致詞中拉開序幕。由村兩委干部、駐村工作隊、農業(yè)農村局和司法局幫扶干部組成的合唱隊,與參加活動的干部群眾一起,高唱《公民道德歌》。然后我們懷著對道德的崇敬之情一起觀看了《24年堅守,用孝與善演繹愛的奉獻》,湖北省道德模范鄒倩的事跡,詮釋了一個共產黨員對黨無限忠誠,對人民無限熱愛,對事業(yè)無限執(zhí)著,她用行動引導大家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在誦經典環(huán)節(jié)大家一起聆聽了諸葛亮的家訓《誡子書》,文章雖然不長,但寓意深遠,教育人們遵循真善美,堅持學習,與時俱進。道德模范夏鵬程從如何照顧病重母親的經歷談起講道德要守法、愛家、向善,引導村民做有道德之人。好媳婦代表胡文艷在講述自己與婆婆勝似母女關系時多次淚眼婆娑,生動詮釋了“家和萬事興”的真諦。他們是伯仲橋村道德模范的一個縮影和典范,他們付出的是孝心、愛心、耐心,贏得了尊重和敬意,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農業(yè)農村局駐村工作隊隊長蔡小川、司法局駐村工作隊長劉磊飛對今后幫扶工作的承諾擲地有聲,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農業(yè)人心系三農,獻身三農的莊嚴承諾。伯仲橋村總支書記李海正從“為什么聽黨話,怎樣感黨恩,如何跟黨走”三個方面,結合全村近年來的巨大變化、黨的惠農政策落實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工作,作了一堂生動真實的宣講。張水朝、王秋芬二人的古書說法,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普及了法律知識,教育引導人們遵法、守法、用法,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新風尚。縣委農辦主任、農業(yè)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何青松,縣司法局工會主任徐友林、方家咀鄉(xiāng)宣傳委員萬靜、縣農村能源辦公室主任田春分別為評選出的十星級文明戶,好婆婆、好媳婦、道德模范送上一份吉祥禮物,并頒發(fā)證書。最后,何青松同志對本期道德講堂進行點評,認為本次活動非常圓滿成功,達到了預期目的。他強調,要通過道德講堂活動,教育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愛國愛黨不能忘、尊老愛幼不能等、孝敬父母不能遲,要始終不忘黨的恩情,永遠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
(通訊員:段朗 編輯:萬疆)